原石第一案
特别事件/跟踪报道 张逸君校长独家视角:翡翠行业的未来何去何从? 案件回顾 WEEKLY NEWS 从“天价原石”到刑事诈骗的六年博弈 2025年3月17日,被称为“中国赌石第一案”的张某省、张某林诈骗案一审宣判。云南玉石商人张某省因虚构翡翠原石产地,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0万元;中间人张晓林获刑10年,罚金20万元;陶德军无罪。这场历时近6年的案件,因8000万元交易标的与实际价值436万元的巨大落差,以及“赌石”行业规则与刑法边界的激烈碰撞,成为司法界与珠宝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时间线梳理 2019年4月:河北钢企董事长马某波以8000万元购得张某省提供的“缅甸木那场口”翡翠原石,切开后价值暴跌至不足5%,马某波指控对方虚构产地。 2020年1月:张某省等人因涉嫌诈骗被刑事拘留,案件进入司法程序。 2021年4月:首次开庭,争议焦点为“赌石是否属于诈骗”,被告方主张交易符合行业惯例。 2022年6月:二次开庭补充鉴定意见,法院认定涉案原石“倾向危地马拉产地”。 2025年3月:一审宣判,两名主犯获刑,陶某军因证据不足无罪。 争议焦点 WEEKLY NEWS 法律如何定义“赌石”与“诈骗”的边界? 本案的核心矛盾在于:赌石交易中的“赌性”是否天然包含对产地的承诺?虚构产地是否构成刑事诈骗? 1. 法律视角:虚构关键事实即可能触犯刑法 法院判决认为,张某省等人明知原石产自危地马拉(市场价值仅为缅料的1/10至1/20),却虚构其为缅甸顶级木那场口,导致马某波误判价值,构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罪。关键证据包括: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报告:通过矿物成分分析,认定原石特征与危地马拉矿脉一致。 陕西文化艺术品司法鉴定意见:倾向性结论支持产地为危地马拉。 2. 行业惯例:产地是否属于“赌石”的范畴? 被告方辩护律师刘洪明强调,赌石的“赌性”包括场口(产地)、种水、颜色等不确定性,且行业从未将产地作为鉴定真伪的标准。云南省石产业促进委员会专家亦指出,赌石纠纷的传统解决方式是行业调解,而非刑事诉讼。 行业专家观点: 杨德立(昆明珠宝学校前校长):国家标准《珠宝玉石鉴定》未纳入产地鉴定,场口信息在交易中通常依赖买方经验。 田志豪(珠宝鉴定师):“危料冒充缅料”虽属商业欺诈,但在无国标支撑下,司法介入存在技术难题。 行业 震荡 从“蒙头料”到“危料危机”的信任崩塌 此案暴露了翡翠行业两大深层问题: 1、技术漏洞:产地鉴定的标准化缺失 尽管危地马拉翡翠(危料)与缅甸翡翠(缅料)矿物成分相似,但市场价值差异显著。当前鉴定机构仅能通过经验性特征(如棉点分布、色泽灰暗)区分,缺乏科学量化标准。2024年腾冲翡翠学术研讨会曾呼吁制定“缅料与危料”的国标,但进展缓慢。 2、交易模式:直播“云赌石”加剧乱象 案件审理期间,网络直播赌石诈骗频发。例如2024年湖南怀化警方破获的直播间诈骗案,涉案金额超千万,直播间水军、虚假切割剧本成为标配。此类案件进一步模糊了“赌石风险自担”与“蓄意欺诈”的界限。 法律滞后性与行业自救 WEEKLY NEWS 翡翠行业的未来之路 本案判决对行业的影响深远,可能引发三大变革: 1、法律完善:亟需明确“赌石”的刑事边界 现行法律对赌石缺乏专门规定,法院参考诈骗罪定罪时,需平衡“行业惯例”与“消费者权益”。建议立法区分“天然赌性”与“人为欺诈”,例如: 明确告知义务:若卖方对产地、品质作出书面保证,则需承担法律责任。 引入第三方鉴证:交易前由权威机构对原石进行基础鉴定。 2、行业自律:建立产地溯源与黑名单机制 缅甸公盘交易已部分实现原石溯源,但国内市场仍处于无序状态。行业协会可推动: 危料标识制度:强制标注非缅料原石,避免混淆。 从业者认证:对赌石中介进行专业考核,减少信息不对称。 3. 消费者教育:风险意识与鉴别能力双提升 作为一名从业18年专业的翡翠教育工作者,我呼吁: 翡翠作为中国人最喜欢玉石,因交易数额巨大,也频频引发众多争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应尽快建立翡翠产地团体标准,翡翠原石赌石交易标准,并推动翡翠鉴定国家标准修改,补充完善关于产地的鉴别指导意见。 院校课程升级:将翡翠产地鉴定科研技术纳入珠宝专业必修课,为珠宝鉴定行业培养技术型人才。 公众科普:各省市珠宝玉石行业协会,通过短视频、行业白皮书等形式,普及关于翡翠与原石赌石交易风险与基础鉴别知识,将有效减少争议和财产损失。 张逸君校长预测 WEEKLY NEWS 上诉阶段或现“惊天反转”? 上诉将聚焦以下几个突破口: 1. 鉴定程序合法性:质疑陕西鉴定中心资质及样本污染可能性,主张“倾向性意见”不足以定罪。 2. 行业协会惯例证据:可能补充提交云南和广东珠宝玉石行业协会等行业机构出具的危地马拉翡翠原石也可以“赌产地”合规证明证言材料,强化“交易符合传统”的辩护。 3、再次提交其他关键证人,证言的材料: 若上诉成功,此案可能成为界定“赌石合法性与欺诈边界”的里程碑;若维持原判,则预示司法对翡翠交易监管趋严,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结语 WEEKLY NEWS 赌石不止于“赌”,更需规则与敬畏 翡翠行业承载着千年文化,但其野蛮生长的时代已接近尾声。本案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法律滞后、技术薄弱与信任危机。唯有法律、行业与教育三方合力,才能让“一刀穷一刀富”的传奇,不再是欺诈的温床,而是技艺与运气的公平较量。 (本文观点援引自光明网、中国新闻周刊、澎湃新闻等权威报道,更多行业动态与教育资讯,请关注瑞丽国际珠宝翡翠学校官方公众号。) 互动话题 你认为赌石交易中虚构产地是否应定性为诈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2025年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招商启事》 瑞丽国际珠宝翡翠学校致力于珠宝翡翠领域的专业教育、培训、人才孵化和技术服务,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五千名以上翡翠专业人才,GRC珠宝商学院线上学习课程服务超过一万人。 2025年,我们期待与有眼光有前瞻性的您精诚开展如下合作: 第一,GRC珠宝商学院: 投资三百多万现研已经发大珠宝类职业技能课程、含奢侈品、古董、文玩、瓷器等工艺品鉴定师课程和设计制造技能课程近50门,线上学习考评发证 ,服务于中国千万珠宝文玩爱好者人群,珠宝培训考评发证(引流服务)+珠宝游学和代理推广合作(多渠道变现),诚邀有能力合伙人一起做大做强。 第 二,中国翡翠工坊:耗时5年研发项目“中国翡翠工坊“,即将开放全国各地翡翠分院、服务中心,诚招省级分院合伙人/项目投资人。 第三,实习实训基地:向珠宝翡翠企业推荐人才,输送学生就业,挂牌实习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 新项目,新模式,新里程,诚邀合伙人,投资人,共同书写珠宝翡翠行业的崭新篇章 下期精彩继续